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专题特稿
专题特稿  
上一条:“各行其道”,让交通畅行无阻 下一条:斑马线上也能有“暖心的温度”
小村大国防
——八桥镇万福村连续六十四年出兵纪实
锦春 丰年 吉战顺   2018-09-14

  
  
   锦春 丰年/文吉战顺/图 江苏省扬中市是万里长江中的一个岛市,万福村是扬中市的一个滨江小村。全村地域面积3.8平方公里,人口3360人。然而,就是这个村,自1955年我国第一部《兵役法》颁布那年起到2018年,六十四年来年年出兵,从未间断,先后选送优秀青年入伍共259人,其中在部队提干的37人,入党的156人,立功受奖的143人。这个村多次受到党委、政府和人武部门的表彰,先后荣获镇江市“卫国拥军模范村”、江苏省“心系国防模范村”等称号,并被中宣部、教育部和国家国防教育办公室命名为“全国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一) 9月9日,是今年我市新兵集中的日子。 欢送新兵是万福村几十年来一贯的“壮兵日”。 这天清晨,万福村便热闹起来,敲锣鼓,放鞭炮,像往年那样举行了隆重的“壮兵仪式”。今年万福村有两名新兵入伍,杜谦和袁杰,都是在校大学生。村党委书记范永华亲自为两名新兵戴上大红花,送上热情洋溢的祝贺,随后带领村干部和村民一行人,敲锣打鼓地将首批入伍的新兵杜谦送到八桥镇政府。 回到办公室,范永华翻阅着入伍新兵档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又是两名大学生入伍了”。 从2013年起,我国的征兵时间由冬季调整到夏秋季,使学生毕业时间与征兵时间有机衔接,并明确在校大学生应征入伍的新政策。此令一出,万福村迅速作出改变,把出兵的重点对象由高中毕业生转向大学生。范永华书记心里清楚,动员大学生应征入伍事关兵源质量,决非小事,身为村委领导必须带头。 原来,范永华的侄子范鑫在市高级中学读高三,成绩优异,上大学是稳稳当当的。对于二弟家来讲,全部的希望都放在范鑫,盼的就是金榜题名。虽然范永华也盼着侄子能上大学,日后找个好工作,但他想得更多的是征兵:既然国家号召大学生可以先当兵再上学,身为村干部,必须起带头作用。如果自己的侄子考上大学就不服兵役,不仅加大往后征兵工作的难度,还将大大削弱村委会的威信。主意已定,他毫不犹豫地把范鑫列入当年的适龄青年名单,并提前做好了二弟全家人的思想工作。2014年9月初,范鑫顺利地通过新兵体检、政审等手续,毅然从原定的大学校园走向了军营。 从此,万福村选送的新兵全部是大专院校学生,到今年9月,先后有杨启诚、范鑫、金涛、金鹏、陆谨、杜谦和袁杰等七名大学生应征入伍。该村的大学生也把当兵作为人生中最光彩的事,争相站出来让祖国挑选 按常规,每年的征兵任务只需个把月就能完成,可在万福村党委、民兵营的年度计划上,“出兵”始终是全年常抓不懈的重要工作。每年,只要将当年的入伍新兵一送走,村领导就着手研究下一年的征兵“接棒”的事,排队摸底,掌握适龄青年的思想动态。党委委员分工负责,与他们交朋友,有的放矢地做好思想教育和引导工作,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由于工作做在前头,打牢了基础,适龄青年就在需要时召之即来,服从祖国挑选,而且争着当兵。 (二) 万福村党员、干部带头送亲人当兵的模范作用激励着年轻人投身军营、报效祖国,而万福村对“四军二属”无微不至的关怀让 “一人参军,全家光荣;每年出兵,全村荣耀”的自豪感无处不在。 自上世纪五十年代,万福村就成立了以党团员和民兵为主体的助耕服务队、优抚队,本世纪初组建了“双拥义工团”,农闲时帮助伤残退伍军人和现役军人家属浆洗、打扫,料理家务,农忙时帮助他们收割、耕种,不误农时;优先发放困难补助金、农用物资,主动为他们排优解难;对在部队立功受奖的官兵,村干部敲锣打鼓将立功喜报送上门,并赠送奖金,每年“八一”、春节等重大节日时慰问“四军二属”,大年初一挨户给军烈属拜年,使他们时常感到党和政府的温暖;村医务室挂牌为烈军属、伤残军人看病,优先服务,随叫随到,并免收挂号费、出诊费,还不定期地为行走不便的伤残荣军上门查病治病,为重点优抚对象办理住院保险、农村合作医疗保险,组织优抚对象体检,一人一档,建立体检档案。为做好安置工作,村两委会负责人总是不厌其烦,一次次跑镇里,上市里,四处奔波。随着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以及退伍军人择业观的改变,安置工作从以计划安置为主向以市场安置为主转变,村领导仍然一如既往替退伍军人着想,帮他们解决实际困难,为他们谋求较为理想的职业尽职尽力;对于选择自主创业的退伍军人,村领导全心全意为他们服务,在政策上给予倾斜,并帮助解决资金、技术、项目、用人等方面的难题。迄今全村195名复退军人先后得到了妥善安置。 “我是1983年入伍的,第二年参加对越自卫反击战,立了三等功。那时我家还很穷,一家大小六人合住一间半正屋,一间草棚。我退伍回家,住房就更紧张了,是村里先腾出仓库让我安身,再为我安排工作,后来又划给宅基地,支持我建起楼房,成家立业。要是不当兵,要不是村干部照顾,我哪能过上现在的好日子?”退伍军人胡浩如是说。 …… 数十年如一日,万福村坚持做到“选送好入伍的,服务好在伍的,安置好退伍的”,积累了一条巩固祖国长城的成功经验。 (三) 六十四年了,万福村年年出兵,从未间断。 是什么力量将全村3000余人的心凝聚在一起,参军热、拥军热犹如一道道连绵不断的波涛汹涌澎湃,一浪高过一浪? “是国防教育这个传家宝!”从当年的首任村支书施贤友,到现任的村党委书记范永华,历届村支部(党委)书记都给出了同样的答案。 重视国防教育,起因竟发生在1957年的一起逃避兵役之事。 万福村的村头耸立着一座“渡江战役七烈士纪念碑”,墓里安葬着为解放扬中而壮烈牺牲的7位无名英雄。1957年冬,原万福村农委主任薛某默许已报名登记的大儿子外出打工,故意错过体检期。就这一念之差,他受到了撤职处分。更难受的是被老支书施贤友带到村前的“七烈士纪念碑”前,向长眠的烈士认错。薛某流下了愧恨的泪水,连连自责“我真浑!”直到1960年他送二儿子入伍,才觉得能在乡亲们面前抬起头。之后,他又将两个儿子送进部队。一家三个参军,在当地传为佳话,他也成了人人尊敬的老军属。 这件事对村干部的触动也很大,让他们明白,宣传贯彻《兵役法》,开展国防教育不能只是空口说教,必须有生动鲜活的“教材”,让村民们看得见、听得着,入耳入心。此后,国防教育便成为村两委班子的一项长期任务、头等大事。在长达六十四年中,两委班子领导先后更换了18届,但国防教育这根接力棒一任一任地传了下来,愈发重视,成效显著。 这个村对国防教育舍得投入。每年都从紧张的村级收入中挤出资金来建设和完善国防教育基地,如:优化“七烈士纪念碑”的自然环境,将其打造成一座松柏环绕、花团锦簇的生态陵园;建起“拥军园”、“双拥林”、“双拥荣誉室”等阵地,目前又积极筹建万福村红色文化园,开辟国防教育的新渠道。与此同时,该村精心组织各种活动,通过开展文艺演出、知识竞赛、创优争先、读好书讲革命故事等生动活泼的形式来吸引青年、民兵和广大村民积极参与,让人们在参与中陶冶情操,接受教育; 这个村注重国防教育制度建设。把国防教育当作党员干部培训的必修课,制订“拥军优属公约”,“村规民约”,编印国防教育读本,并规定每个月的第三个星期四为“国防教育宣传日”,在人员集中或人流量大的地方设置永久性爱国拥军、保家卫国的标语牌; 这个村坚持 “国防教育从娃娃抓起”。向中、小学生传授国防知识;每年清明节组织学生前往 “七烈士纪念碑”扫墓;每年暑假集中村里的大、中、小学生开展教育活动,祭奠七烈士,请参加过战斗的老前辈和退伍老兵讲革命故事,讲军营生活等等。 …… 万福村心系国防的事迹随着 《人民日报》、《解放军报》、《中国国防报》、《新华日报》及国家、省、市电台、电视台等众多新闻媒体的报道传遍了大江南北,各种荣誉纷至沓来:“卫国拥军模范村”、“心系国防模范村”、“双拥先进单位”、“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 如今的万福村,在各级党政军部门和有关单位的大力支持和资助下,修筑了“爱民路”,建起了“万福桥”,盖起了“双拥综合楼”,同时引进高科技新品种,创办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村产业化基地,还培养、扶持复转军人创业,涌现了一大批带领村民致富的“领头雁”。 万福人那特殊的国防情怀愈发浓烈,拥军优属的故事常讲常新……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048056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6718793 本月:4786324 今天:14209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