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专题特稿
专题特稿  
上一条:亲,给自己一个“文明橡皮擦” 下一条:文明出行,莫“狭路相逢”
从“随手扔”到“随手分”
别让垃圾分类成为“摆设”的花瓶
徐岚   2018-09-11

  
  
   今年,我市积极推进中心城区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先后在文化小区、中桥社区、江洲小区、春柳花苑4个居民小区及20家机关企事业单位、油坊镇8个试点场所设置生活垃圾分类回收箱,城区范围主次干道上的分类果壳箱也已达到2500余个。 一段时间以来,垃圾分类推行进展如何?市民对垃圾分类又了解多少?5日,记者带着这些问题进行了走访调查。 现象一:街边混投现象随处可见 6日上午,记者在江洲西路看到,路边的每个垃圾桶不仅有 “可回收物”“其他垃圾”的分类设置,还有单独的“有害垃圾”回收桶。但是走进这些垃圾桶发现,里面塑料包装袋、果皮、废纸等各种垃圾混杂在一起,可以说“应有尽有”,分类垃圾桶俨然成为一种“摆设”。 在人民医院门前,记者见到一市民刚喝完饮料,就随手将塑料瓶投进了路边的垃圾桶,却没有扔在标有“可回收物”字样的一侧。在扬子商业广场附近的街道上,许多人在接到传单之后阅读完就随意扔进垃圾桶,并没意识到纸张可回收并扔进标有“可回收垃圾”的垃圾箱。 负责打扫扬子商业广场周边的环卫工人钱月萍表示,尽管这条小吃街分类垃圾箱很多,但是很多人扔垃圾都没有进行分类。市环卫一所所长陈琴说:“目前市民垃圾分类投放的意识较淡薄,主要还是靠环卫工人在清扫的时候,将可回收的垃圾进行分拣。” 现象二:社区正确投放率不高 在中桥社区的文景小区,记者看到这里的分类垃圾桶标识很醒目。每个箱体对应的墙壁上依次贴着蓝色的 “可回收垃圾”、红色的“有害垃圾”和黄色的“其他垃圾”收集桶标签。蓝色标签上清晰标注了:可回收垃圾为纸类、玻璃、金属、纺织品等。红色标签上也指明了有害垃圾是废电池、电子产品、过期药物等。 记者在现场观察了十多分钟,前来扔垃圾的有三四位居民,全部都是采取过去的“一把扔”,有的透过垃圾袋,一眼就能看到塑料瓶、报纸等可回收物,最终都是整包垃圾丢进了“其他垃圾”桶里。 作为垃圾分类专业的第三方服务机构,中国天楹垃圾分类事业部经理季国桢表示,截至目前,文化新村和中桥社区两大居民小区的分类项目用户注册率已达80%,但正确投放率却仅有30%。据季国桢介绍,每个垃圾分类回收箱都会有专人定期进行开箱清运,其中垃圾混投、错投现象就时有发生,他说:“明明是织物回收箱,却时常会有塑料瓶、纸张等其他可回收物出现,这就不得不依赖工作人员的二次分拣。” 大家谈:勿让垃圾分类成“摆设” “垃圾分类极具复杂性、艰难性和长期性,需要我们克服急于求成、立竿见影的思想,更需要坚持步步落实、久久为功。”镇江市人大代表杨阳表示,一些市民嫌垃圾分类麻烦,有的则认为垃圾分类是环卫工人的事情,但其实城市文明,没有旁观者,没有局外人,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守护好城市文明。她提出,以“小手拉大手”“进学校、进社区、进单位”等形式不断扩大生活垃圾分类的社会参与面。同时,发挥社区党员、楼组长、志愿者的率先模范作用,积极引导市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逐步养成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习惯。 “你随手丢掉的垃圾,可能就会同时丢掉一件‘宝贝’,而这‘宝贝’就藏在垃圾中。”市政协委员同时也是教育工作者的奚一琴表示,垃圾中存在可循环使用和资源化利用的废弃物,如纸类、塑料、织物等,若加以分类回收,实现再利用,既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也降低了垃圾处理环节中的成本。她说,垃圾分类要想真正“落地生根”,需要市民自觉转变观念,要将分类意识主动付诸于日常实践,从“随手扔”到“随手分”,应该成为广大市民的必修课。 退休工人张怀武老人回忆起六、七十年代回收废品的情景记忆犹新,他说,因为贫困,那时候牙膏皮、破铁罐、废纸屑、破布头乃至啃完的肉骨头、橘子皮攒起来,在家里都将其分门别类的放好,然后送去垃圾回收。如今不在乎卖破烂换回的几块钱,但同样是垃圾分类,我们今天的举手之劳则是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是一种“低碳生活”理念的倡导,它需要我们每个家庭、每位市民都齐心协力,共同行动,这样我们的社区、街道卫生才能更好,城市环境才能更美。 □ 徐岚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4901160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5237709 本月:3305240 今天:5227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