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充分激发广大干部干事创业积极性 江苏这样部署 下一条:“新时代新江苏—e评40年”网络评论大赛启动
江苏创新推出专项帮扶与强化督查机制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主动仗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7-09

  

江苏创新推出专项帮扶与强化督查机制 全力以赴打好蓝天保卫主动仗

来源: 新华报业网 作者:李睿哲 2018-07-07 09:05:18

治气,是污染防治攻坚战的重要一环。

2016年中央环保督察反馈意见曾“一针见血”地指出,江苏大气污染防治部分工作部署不到位。今年“回头看”以来,在督察组交办我省的信访件中,仍有近40%反映的是大气污染方面的问题。

对此,江苏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通过借鉴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的经验,在重点地区积极探索,创新启动精准帮扶和强化督查机制,将帮扶和督查相结合,督政和督企相结合,曝光和问责相结合,旨在扭转局面,主动作为打赢蓝天保卫战,使中央环保督察整改要求落实到位。

以徐州为起点,

翻开治气专项帮扶和定向督导的新篇章

今年4月起,大气污染防治专项帮扶和定向督导机制在徐州落地,标志着我省蓝天保卫战的“新战场”正式开启。

这是一项怎样的创新治理机制?该机制为何以徐州为首航地?

2016年第一轮中央环保督察开展期间,督察组指出“徐州市大气环境质量在江苏省排名垫底,局部区域有所恶化”。此后,徐州围绕落实整改的要求,在大气治理方面虽采取了一些措施,但效果并不理想。2017年,尝试了“种种招式”的徐州市PM2.5浓度仅比2013年时下降14.3%,成为彼时江苏唯一没有完成“大气十条”目标的城市。今年一季度,徐州PM2.5浓度再度反弹,同比上升22.9%,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同比下降7.7%,达标率依旧全省垫底。

“徐州大气治理的严肃性和必要性已到了‘不能再拖’的地步。当地空气质量整治虽需要长效治理、久久为功,但也离不开下一味‘猛药’。”省环保厅大气处处长刘晓蕾介绍,正是这样的情形下,为帮助徐州尽快扭转治气不利的局面,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帮扶和定向督导机制得以诞生。

与以往地方传统治气方式相比,这项机制的创新点在哪儿?

专项帮扶和定向督导机制中,专项帮扶侧重于省一级的业务指导,发挥好专家团队的技术支撑作用;强化督查侧重于督政和环境执法监管,解决好思想认识、责任落实和违法排污问题。

刘晓蕾告诉记者,这两方面也正是针对传统环境污染治理难题“对症所开的处方”。

其中,精准帮扶主要通过指导徐州制订实施2018年治气攻坚方案,组织先进地区介绍经验,安排专家下沉服务,加大资金倾斜力度等方式,打通以往以设区市为主导,在治气过程中难以消除的种种“关节障碍”,跳出地市圈的影响,助力徐州实施精准治气。而定向督导,则主要是通过专项督政,强化问责,推动市县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压紧压实环保责任,通过持续督导企业,加大曝光,形成高压态势,实现大气污染物减量减排。

“与以往治理方式相比,精准帮扶和定向督导机制有意识地提高了地方大气污染治理的高度,强化了污染治理过程中省市县三级纵向联动的密度。不仅如此,针对需要解决的特定问题,还通过机制定向督导的功能,提升了污染防治督办效率,实现了省内相关区域督导力量的聚合,弥补了地方执法人手不足的短板。”江苏省环境监测中心主任程炜说。

徐州市环保联合公安部门对机动车排气污染进行夜间上路检查。

在运用新机制,实施强化督查的过程中,全省共汇合了来自6个设区市的环保执法人员,对徐州展开高强度督查。联合执法下,接受检查企业累计达3238家,查实存在环境问题企业2583家,发现环境问题5232个,建议立案查处829家,移送公安部门案件47起。

截至6月30日,徐州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已降低10.4%,空气质量改善幅度明显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创新治气机制成效尽显。“而这一机制带来的转变,也侧面反映出其背后的工作方法,对全省各地打赢污染防治攻坚战有着较强的借鉴意义。”程炜表示。

督政和督企并重,

强化大气污染防治精准帮扶和督查力度

今年1至5月,江苏PM2.5平均浓度较去年同期上升了5.2个百分点,低于国考目标要求,形势依旧严峻,大气污染防治压力陡增。

5月30日,省政府约谈了大气问题突出的常州、淮安、镇江、宿迁、徐州等五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在随后的6月11日至24日,江苏又借鉴生态环境部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督查经验,按照督政和督企并重的原则,对常州、淮安、镇江、宿迁等地进一步开展了精准帮扶和大气强化专项督查。

其中,督政以明查政府机关为主,通过动员部署、个别谈话、查阅资料等方式,推动市县党委政府及职能部门强化生态环保意识,履行好各项环保责任规定,压紧压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督企以暗查暗访重点企业为主,通过随机抽取、突击检查、提级查办等方式,强力压降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

“开展强化专项督查,目的就是给地方督政和督企工作同时拧紧发条。通过在各地原有大气污染防治督查工作上加码,使整改压力‘传导得更深’,让心存侥幸的干部和企业法人不敢再把专项行动当作‘眼前一阵风’。”刘晓蕾说。

宿迁施工工地现场在线扬尘监控设施。

据统计,精准帮扶和强化督查实施以来,共对常州、淮安、镇江和宿迁4市528家企业开展检查,发现存在各类大气环境问题440个。对于这次精准帮扶和强化督查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借助媒体持续进行曝光,同时查明问题背后的原因和相关责任人员,并按规定程序进行追责问责。

通过此轮督查,四个设区市PM2.5浓度有了明显下降,与开展专项督查前相比,PM2.5浓度最大降幅达到了39.9%,大气环境质量出现阶段性好转。

“一个月的强化督查换大气质量的大幅好转,充分说明下沉压力,进一步强化重点地区大气污染防治专项督查力度的重要性。”刘晓蕾感慨。

采访中,另一位省环保厅人士直言,精准帮扶和强化督查既指导和帮助地方精准发现问题,查找问题,解决问题,又督促地方采取强力措施打好大气污染防治的硬仗。在“蓝天保卫战”的关键节点同时开启强化督查机制与精准帮扶机制,两者之间潜在的功能关联不可小觑。当强化督查机制的压力传递属性,与精准帮扶和定向督导机制的精准作业属性在未来相互作用、有机反应时,摆在全省大气污染防治攻坚“一盘棋”面前的治理形势、工作难点与推进进度也就分外清晰了。

镇江市环保执法人员现场查封油烟净化装置不到位的餐饮店。

正是江苏省大气污染防治理念的创新,带来了大气质量的提升,也让接受精准帮扶和强化督查的4个城市在自查自改中更加主动。

常州市印发《2018年5-6月大气污染防治强化管控行动方案》,累计出动执法人员5672人次,检查企业2314多厂次,立案查处327家;淮安市把大气污染防治摆在突出位置,市委书记姚晓东不打招呼、直奔现场暗查重点大气治理项目,市长蔡丽新多次就大气治理现场督办;镇江市制定实施“蓝天保卫战十条”,委托专业技术团队对空气污染成因进行全方位会诊,并从6月15日起宣布全市进入强化管控状态,市区160家建筑工地停工整治;宿迁市累计督查企业102家,下发督查交办单54份,立案查处环境违法企业12家,建议处罚金额达400万元。

抓住“回头看”契机,

各地倒逼自身治理模式创新

今年6月5日,中央第四环境保护督察组进驻江苏开展为期一个月的“回头看”。

“回头看”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走”。江苏省委书记娄勤俭多次强调,各地各部门要高度重视中央环保督察“回头看”工作,以更坚定的决心、更扎实的举措、更严格的标准,扎扎实实推进整改,确保问题查处到位、整改到位。

在“回头看”期间,省级层面已带头翻开了大气污染防治的新篇章。那么,各设区市又拿出了哪些创新之举,在细化落实国家和省级层面对环境问题治理要求的同时,倒逼自身环境治理能力提升,进而促使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迈上更高质量的?

宿迁企业进行清洁能源改造。

宿迁市通过抽调“三县一区”及市环保局直属单位执法或管理部门13名业务骨干,实行异地执法,有效地避免了地方保护主义,既达到了驻点督查的目标,又得以让环境执法人员相互学习,取长补短,同时提升了执法效率。不止于此,该市还通过创新督查手段,对列入强制减排的重点污染源停限产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形成了《企业限停产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报告》为各督查组跟进分析与进一步督查核实存在的问题,提供了更强的针对性。

淮安市建立了信访会审机制,对所有中央环保督察组交办的信访件,由市政府分管秘书长牵头,每天召集环保及信访责任地分管负责人会审,详细了解调查过程,透彻分析存在问题,会商处理整改措施,逐字研究回复材料,确保交办信访问题彻查到底、整改到位,使办理结果令群众满意。

淮安市建筑工人用高炮进行洒水作业,降低扬尘污染。

镇江市为加强各部门在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中协调与联动,建立了集每日会商、每日交办、督查和动态管理在内的四项机制,一改往日职能部门各自为政的局面。

徐州市则以成立的攻坚指挥部为抓手,统筹各项整改措施全面推进。

伴随诸多创新基因的植入,省市两级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的战线实现了延展与对接,更多历史遗留给地方的“疑难杂症”正得到解决,现代化的治理序曲在江苏奏响。

交汇点记者李睿哲

编辑:邓晓琦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8705019
位访问者
本年度:25084844 本月:7940362 今天:17709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