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一位退休女教师的大爱情怀 下一条:乡村名片
“永字八法”之力学视角及分布美摭谈
  2018-07-07

  □ 戴少华 历史上论及书法,“永字八法”为世代相授之“师法”。其始传或王羲之说,或智永说,或张旭说。唐李阳冰:“昔王逸少工书十五年,偏攻‘永字八法’,以其八法之势,能通一切。”此王羲之说;唐韩方明《授笔要说》:“昔岁学书,专求笔法。贞观十五年,授法于东海徐公璹,十七年授法于清河崔公邈,由来远矣……清河公虽云传笔法于张旭长史,世之所传得长史法者,惟有得‘永字八法’,次有五执笔,已下并未之有前闻者乎。方明传之于清河公,问八法起于隶字之始,后汉崔子玉历钟、王以下,传授至于永禅师,而至张旭始传八法,次演五势,更备九用,则万字无不该于此。墨道之妙,无不由之以成也。”此智永传至张旭始传八法说。其中“起于隶字之始”,清包世臣认为,“隶字即今之真书”;现代学者周汝昌《“永字八法”书法艺术讲义》认为即晚期汉隶“八分书”及真书。本文从包世臣说,即今之楷书。唐人所言其口授秘传虽不足信,然确为研考“永字八法”最早来源之依据之一。 “永字八法”,今人言之即以“永”字为例八种笔画之书写方法,分别为点、横、竖、钩、提、长撇、短撇、捺。古人谓之则较为形象:侧为点,勒为横,弩为竖,趯(ti4)为钩,策为提,掠为长撇,啄为短撇,磔(zhe2)为捺(如图1)。其原称如此,“既是名目,又是笔法,所以最关紧要”(周汝昌先生语)。李阳冰《翰林禁经》:“点为侧,侧不得平其笔,当侧笔就右为之;横为勒,勒不得卧其笔,中高下两头,以笔心压之;竖为努(弩),努(弩)不宜直其笔,直则无力,立笔左偃而下,最要有力;挑为趯,趯须蹲锋得势而出,出则暗收;左上为策,策须斫笔背发而仰收,则背斫仰策也,两头高,中以笔心举之;左下为掠,掠者拂掠须迅,其锋左而欲利;右上为啄,啄者如禽之啄物也,其笔不罨,以疾为胜;右下为磔,磔者不徐不疾,战行顾卷,复驻而去之。”此之八法,后历代继有阐发。近代学者诸宗元(1874—1932)总结前人,说的比较直白(《中国书学浅说》):“点为侧,如鸟之翻然而下;横为勒,如勒马之用缰;竖为努,用力也;钩为趯,跳貌,与跃同;提为策,如策马之用鞭;撇为掠,如用篦之掠发;短撇为啄,如鸟之啄物;捺为磔,裂牲为磔,笔锋开张也。”历代大家之钩玄探赜,各有其胜,异同差变,要义自见。 今之学者,每遇“永字八法”,或曰老生常谈。愚则不以为然,时代在变,角度不同,悟前人之未悟,或有新意,亦在情理之中。或有不解之秘,常人不易察耳,以待识见。本此之意,兹以力学原理,从一全新视角加以分析,或有收获。以下不妨结合前人,以“按”语试作新解: 【按】永者,言世之万物生命、基业、事业恒久之词,亦力之既生、生而继长、循序持久、恒无停息之谓也。 1.侧。“如鸟之翻然而下”,亦“如高峰坠石,磕磕然实如崩也(卫夫人语)”。【按】利用物体自身的重力作侧势,则形成侧下之力。侧力起首,势转力引,活笔为之,下牵之力暗隐,则活灵活现。势之既立,力与势增。此亦言须“侧笔”。清冯武《书法正传》(专门论述楷书之法)引元刘有定论书:“篆直,分侧;直笔圆,侧笔方;用法有异,而执笔初无异也,其所以异者,不过遣笔用锋之差变耳。盖用笔直下则锋常在中;欲侧笔,则微倒其锋,而书体自方矣。若夫执笔则不可不方也。古人学书,皆用直笔,王次仲等造八分,始有侧法。”故“侧”画须用侧笔为之,有如物体之作侧势(倾势),其力则在其中矣。 2.勒。如勒马之用缰。【按】如作勒马,其缰必有角度,有角度则得力,平拖则无力。用笔须暗接侧画下倾暗带之隐力,由左向右上略作斜势,须劲且直,曲则无力。此画至少显三力:一是奔马前行之冲力,二是奔马自身及所承所牵之重力形成的反作用力,三是骑士勒缰之制动力。诸力集中体现于制动力,故“勒”画用笔一是角度,二是须以“涩”“迟”“鳞”笔作“劲直”状,方得要义。传张旭云“勒不贵卧”,张怀瓘云“勒不得卧其笔”,唐太宗云“为画必勒,贵涩而迟”,“勒法异势”中本法曰“鳞勒”等,均因力而生之词。由“侧”入“勒”,力在此得到加强。 3.弩。如弓弩直立,虽形曲而质含无穷之力。【按】张怀瓘云“弩不得直,直则无力”,张旭云“弩过直而败力”,唐太宗云“为竖必弩,贵战而雄。”此画借“勒”画收笔作力之转换,须顿笔调锋,由上而下,中微作左弯,似弓因弦得劲,力之强势由此呈集中体现,有立柱主撑之象。此处似弓脊有张力,隐弦有拉力,左弯有侧力。“策”与“弩”画须一笔为之,转折过渡须借力蓄势而行,力不可减,气不可断,顺势而下,一气呵成,气足神完。古人有“折钗股”一说,疑此之谓也。钗者,古代妇女之发钗也。钗有两根股。钗从金叉声,早期应为金属制成。黄金质地之钗,因其金贵,后引申指大家闺秀。玉钗意义相近。其他材质发钗,属性与金属有别,金属具韧性,折而不断,其他材质则易断。股,《说文》:“膝上曰股,膝下曰胫。”比之钗,故知股为钗之根部小半段部位也。此小半段部位略粗而劲健,折之不断,而力之凸现。故“折钗股”一说,似言“策”之转“弩”,须如“折钗股”一样,过渡有力,劲健韧强。 4.趯。同跃,为跳跃,先按顿蓄势,后突然跃起。【按】此画须将“弩”笔之力延至下位,蹲锋顺势向左上徐收钩出,快捷而短促,过疾过长则损力,过滞过短则乏峻利。“趯”与“勒”“弩”画共同构成“永”字主笔之力。 5-6.策。如策马之用鞭;掠。如篦之掠发。【按】策者,以马箠策马也;掠者,马箠之策马瞬间扬起之象也。今人“跃马扬鞭”一说似类同。此义之阐发,与先贤清包世臣之论有惊人相似之处:“仰画为策者,如以策策马,用力在策本,得力在策末,着马即起也;后人作仰横,多尖锋上拂,是策末未着马也;又有顺压不复仰卷者,是策既着马而末不起,其策不警也。”“策”“掠”看似两画,实须一笔为之。马箠两头有大小,故须引“趯”之上钩之力,仰横着笔,由左向右上微作上扬之势,由重渐轻,由粗渐细(忌尖),然后转锋得力,顺势向左下撇出。此两画皆须轻盈为之,喻马之轻健快捷也,用笔须有逸气,然忌过于平滑轻率,尤“掠”之撇末忌失于飘浮虚力。此为力之转逸也,与“勒”“弩”“趯”之“涩”“迟”“鳞”用笔形成反衬,然力之承接反转须有法度。此其一;其二,因其策马,马箠之末着之马体旋即扬起,予人之视觉有“空策”之感,似着非着,形成错觉。故“策”“掠”二画有如马逸,亦如弦上矢之出也,与“弩”画不可直接,须稍有间隔,形成“虚空”部位。此部位及周边正是“永”字藏力储气之所在。 7.啄。如鸟之啄物,速而且锐。【按】鸟之啄木,嘴部动作与树体有一定角度,故用笔须遥接“掠”笔空中转换之力势,似有天外来力,自右上向左下作短促撇势,由重入轻,由粗入细,急促有力。又啄木须及树体,故此画须直送“弩”画相接。此处一为啄木之力,二是从力学角度分析,该画为“永”字之力臂也,平衡左右力势,力点在啄画起笔处。 8.磔。裂牲为磔,笔锋开张。【按】此画应顺应“啄”笔之力,笔锋稍作调整转换,须如裂牲由上向右下随“波”(画)渐次铺张加强,至佳处提锋,继而驻力于毫端,缓提慢收。此处初将力作右下牵引状,中渐铺锋驻力,终力有所归。 综上所述,“永字八法”实为力之承接转换轨迹运行图。简而言之,侧为力之初引者也;勒、弩、趯为力之主体也;策、掠为力之逸也;“虚空”部位为力之“包”也;啄为力之平衡臂也;磔为力之牵且力之驻所也。整个过程由势能转为动能,由动能转化为 “力”与“气”,各笔画用笔之力渐次转换承接,循序连续,有生有驻,有主有次,有劲健有飘逸,有包藏有吐纳。看似具运动活力之生命体。尤为有意义的是,在“永”字八个笔画力的运行中,发现了力之包藏之所。既是力之包藏,亦是气之所储,力为形态,气为质态,力与气相互转换,形成动力。这有如发动机之气缸,是延续产生动力的“心脏”。此之意义,正与“永”字之本义高度契合。从“永”字的演变看,其早期甲骨文含“彳(行走)”“水(川流)”“人”,造字本义为人在河中,即顺流游泳。古人发现顺流而泳可以游很远。当“永”的顺流而泳本义消失后,再加“水”另造“泳”字代替;晚期甲骨文省“水”。金文将甲骨文“水”简写,并将“人”“行”“川”三者合为一体。篆文承续金文字形。隶书变形较大,“人”消失,“永”反写即成“派”,意为河川分叉多支流。古人称细流汇川为“永”(言水有源),大川分出支流曰“派”(如图2,“永”字的历史演变)。可见楷书“永”字心脏部位藏气储力隐含“永动持续”之意,更丰富了“永”字寓意之内涵(如图3,王羲之《黄庭经》之“永”;图4,魏唐正书之“永”)。 历来对“八法”之解读仅囿于笔法层面,并未言及分布。其实笔法之外,分布极具美学意义。孙过庭《书谱》:“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求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亦有言:“古人作书,必不作正局。盖以奇为正。”“永”字初会仅会其平正,通会则会其极具“险绝”“以奇为正”之美。一是从平面分布看,上有首,下有基,中有撑,两翼有扶持,造型似类“金字塔”形,符合建筑美学中的均衡和稳定原则;二是从造型寓意看,“侧”似“鹤头”(卫夫人谓王羲之语),据危雄视,高瞻远瞩;“弩”弓亦直,中有支撑,两侧水形,似言文武相宜,活水有源;“趯”“掠”“磔”则构成宽大基业。《周易·系辞传》有“立象以尽意”一说,受《周易》哲学之影响,中国书法从观象、取象、到法象、味象,其构思、创作、鉴赏等审美活动均围绕“象”来展开。故观物取象、法象万物为其基本法则和重要内涵。《说文·叙》云:“古者庖犧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视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易》八卦,以垂宪象。及神农氏结绳为治,而统其事,庶业其[綦]繁,饰伪萌生;黄帝之史仓颉,见鸟兽蹏[蹄]迒之迹,知分理之可相别异也,初造书契:百工以乂,万品以察。”“永”字为象形字,法象而得,寓意恒久不息。其楷书造型,亦具此象征意义。三是从“势”“力”“气”三者及其关系看,“永”字于三者无一不备,由势转换成力,由力形成“气脉”,由“气脉”形成“虚空”部位藏吐吸纳,含和吐瑞,并产生源源不断之动力,生之有源,行之有迹,循之有序,驻之有所。如此,力之转换与“气”之流脉溶为一体,汇精、气、神于一统,极具韵律与节奏之美。此外,此中之气亦极富象征意义。《文子·精诚》云:“故大人与天地合德……怀天心,抱地气,执冲含和,不下堂而行四海。”南朝梁沈约《梁明堂登歌·歌青帝》:“开元布泽,含和尚仁。”可见此中之“气”,亦随“永”字给人以心灵的愉悦。四是从对称与非对称看,形成对比和微差。“勒”与“策”,皆似横画;“掠”与“啄”,皆似撇画;但力的运用不同,其用笔起、行、收各有差异,长短及角度亦无雷同。以“弩”画为撑,左右分布既对称又不对称,左含“逸”“虚(空)”,右尚“紧”“实”,形似同而实有异,审美视角上给人以空间和体味感,正所谓“通会之际”“以奇为正”也。王羲之《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亦云:“若平直相似,状如算子;上下方整,前后平齐,便不是书,但得其点画耳。”如此,八法中的“永”字亦极具灵动、飘逸和变化之美。 总之,“永字八法”在其书学意义之外,其力学视角及分布中的美学意义亦是值得我们仔细体味和深入探究的。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1787125
位访问者
本年度:28658264 本月:1236324 今天:36678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