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我市系列活动庆祝建党85周年 下一条:我市清理整治音像市场
群众的贴心人 ———记八桥镇红光村党总支书记傅得利
顾永生   2006-06-16

  他,25岁当选村委会主任,曾是扬中最年轻的“村长”;他扎根农村30年,一步一个脚印从农技员干到村支书,从黑发干到白头,将一个贫困村、落后村带成富裕村、镇江市文明村,创造了全村35年无越级上访的奇迹。他就是镇江市第五届人大代表、扬中市劳动模范、市优秀共产党员、八桥镇红光村党总支书记傅得利。 “一直呆在村里,每天总有忙不完的事,操不尽的心,自己又得不到多少实惠,何苦?” “我干的都是份内事,只要组织需要,我会一直这样干下去。”每一次回答都是这么淳朴。 红光村是扬中一个偏僻的行政村,既不靠近市中心,又不紧挨集镇,一直是个地理位置远、工业基础差的贫困村。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红光的农民人均纯收入在3000元左右徘徊,“致富无门,就业无路,三产无望”,全村60%以上村民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 搞农业,红光的基础不差,关键要在结构调整和产业化上做文章。 于是,1997年,傅得利率领5名村干部,在这100多亩闲地上开辟了他的领富样板工程。 缺资金,他们拿出自己的全部工资和积蓄,筹集了10万多元启动资金;缺技术,他们聘请南京农业大学教授到田间指导;缺人手,他们放弃了所有休息时间,整天泡在田间地头。在短短一年时间内,他们建起了年一个出栏1000头瘦肉型养猪场、一个面积20亩的渔场和30多亩的反季节蔬菜种植基地。 在艰苦创业的那些日子里,傅得利每天早晨5点起床,一直忙到夜幕降临,河塘的开挖、土地的平整、大棚的搭建,全靠他们的双手干出来的;为了节约时间,他不但将宿舍搬到田头,还将自己的办公室也搬到田间。 春华秋实。1998年底,红光村的这片领富试验田刨出了累累硕果:新引进的芦笋和西红柿、苋菜、四季豆等反季节蔬菜成为镇江、常州等地市场的紧俏货;养猪场的肉猪被农贸市场常年包销;鱼塘一次起塘收获成鱼2万公斤……当年获得经济效益80多万元。如今,红光村已成为扬中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拥有反季节蔬菜大棚50个,面积达100多亩;养猪场成为扬中三大养猪场之一,年出栏量达3000头以上。 无农不稳,无工不富。傅得利深知:要让农民真正富裕起来,工业是龙头,就业是根本。 于是傅得利带领村干部主动走出去跑资金、争项目、纳贤才,先后引进恒通塑胶、金正西服、天鹅制衣、佳誉电源、永诚管业等企业,盘活存量资产100多万元,2005年,该村工业总产值达5000余万元,比2000年增长了10倍。 投资者的纷沓至来,缘于傅得利诚心、热心和村领导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2004年,在引进恒通塑胶企业时,附近村民们说这个厂里有污染,排出的水有毒,死活不让生产。这时,傅得利站了出来,拿起一个茶杯,从处理净化池中盛满一杯水,当场喝了下去。群众见此,二话没说。于是,企业顺利投产,每年产值达1000多万元。此后,傅得利“杯水解难题”的感人故事在投资者中不胫而走。 在红光,我们了解到,每个项目的引进都凝聚了傅得利的大量心血,“平均每个项目他跑了30多腿,最多的跑了100多趟”,其实这还不包括他为企业办执照、跑银行等后续服务。为了企业发展,傅得利将自己的房屋抵押给银行,帮助企业解决流动资金,迄今他已为3家企业担保借贷40多万元。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现在,红光村没有一个闲置劳动力,就业率达100%,甚至出现招工难;每年村里这些企业总计有500多万元工资性支出流淌到红光村民的腰包中,所以红光的日子越来越红火,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突破9000元。 (顾永生)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046435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6702457 本月:4769988 今天:12575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