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盛夏,走进雷锋团 下一条:谁私架了这“死亡通道”?
酝酿一年倒顺对、难坏两个好后生
常征   2017-03-13

  明清以来对聚居在镇江的世家大族,曾流行着这样的口谚:“东何西郭,南张北柳”。这口谚告诉我们,当年这四大家族姓何的大多集中居住在镇江的东部,郭姓在镇江的西部居住,姓柳的则在城北,而姓张的都居住在城南。张姓之中康熙三十二年的文渊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其实他祖籍是河南人,于元末至正年间迁居镇江,发展到清代已成为名闻当时的科甲世家。《明史神宗传》记万历十六年(1588)镇江旱灾严重,张家倾力赈灾善举留下了好的口碑。 那么清代初期,张九征的家自然在城南,他的儿子,后来成为大学士的张玉书和兄弟张玉裁曾经在镇江八公洞就读,京口城南风景优绝:到那里只涉足黄鹄招隐山还不够,倘能翻越招隐登上鸟外亭就能看到招隐山与回龙山之间的一条山谷地带,逶迤向西延伸开去,这就是八公洞。多于八公洞传说很多,有人回忆八公洞俗传梁昭明太子萧统曾来招隐山就读,并与门下学生在增华阁编选(文选)。萧统来时曾有八内侍随从,萧统死后八内侍悼念太子不愿回宫,即于招隐山南麓隐迹焚修而终,故后人称为八公洞。又有人说,以八公名洞之原因实际上是借用汉淮南王刘安随八公白日升天的神话而取其名。据《神仙传》称:“安随八公升天,临去时赊药器置在中庭,鸡犬添啄之,尽得升天,故鸡鸣天上,犬吠云中”。当年洞内旧有平等寺及汉隐,还有翠淙、深云、大林、紫竹、半壑、化城、潮音和远尘八庵。大凡当时镇江知名人士如笪重光、张玉书、张玉裁、王文治(梦楼)等都在此读书。康熙三十八年(1699)至祖康熙皇帝来此转为赐额“八公洞”三个大字,其原因是其爱卿曾在此读过书,岁次距丙申年已317年之久。 其实张玉书少年时从读的经馆何止是八公洞,还有江南的柳湖馆和宝晋洲的蒲草窅经馆。由于读书的地方多,所拜的私塾先生也自然的多。其中和尚圩西侧田百万先辈田西祥就是张玉书的恩师之一,这在去年6月在上海博物馆田氏家谱中获悉,清康熙三十二年(1699)文渊阁大学士兼户部尚书张玉书为田氏家谱撰写的重修族谱原序得知“予之仰誉于田西祥先生之教而报命于书”。才知道当年一人之下的大官能为田氏族谱作序,原来田氏族谱中有他的恩师图报尔。 张玉书除田先生外,还有杨家大圩的杨先生,这田先生的家境殷实,而杨先生儿女多,家中茅屋三间生活艰难。 张玉书科举前常约兄弟一起分别到太平洲拜望他们的先生。这年夏天又与兄弟张玉裁拎着一包红糖、二斤红枣二个包,前一天赶到柳湖经馆旁的老表家过宿,第二天早上在武家桥乘渡船过江。来到南码头后,顺着两边长满茅草的弯弯曲曲路面矮小的江堤,经老沙到杨家大圩看望杨先生和师母。那个时候不像现在,可以用电话或者手机先联系一下,当他们赶到老师的居处时,看见大门紧锁,一打听才知道杨先生与师母都在屋后田里趟耙扒草,先生见学生冒热前来急忙赶了回来,师母又是烧茶又是煎蛋。 这一天特别热又屏风不透气,弟兄俩坐在先生竹园边的小桌子旁,一人手中一把芭蕉扇,扇子虽旧可师母将芭蕉扇的四周用布条缝好,这样扇子不容易坏。师生一边喝着竹叶茶一边相互问寒问暖。杨先生坐在上首,手里的扇子扇扇停停,而后又停停扇扇,好像在琢磨什么,师母烧开水在杀鸡忙中饭。过了一会儿,先生便对两个学生说:“今天的天气特别热又没有一丝风,有扇子也没有用,要是没有扇子扇风更加要淌汗。这样吧,我就以扇子扇风为题出一下联,算是我布置的作业”。杨先生端起茶壶呷了一口茶接着说:“这副上联你们一时对不上不要紧,等什么时候对上告诉我一声,看工整不工整再说。这下联就是:‘风扇扇风风出扇扇摇风声’,如何?” 张玉书点点头回禀先生说:“我们记住了”。这张玉书想,这是一副倒顺联,先生布置的作业是够难的呀,难怪先生说一时对不上不要紧,而且摇扇为题不但形象而且生动,不愧为是名师。每年夏天谁人不用扇子,可历朝历代除先生外谁人能想得出这么一副对联。 师生聊到太阳西下兄弟俩才告别先生和师母,感谢他们的款待。从原路赶到南码头摆渡过江,到老表家过宿,第二天再赶到家。这张玉书坐在摆渡船上,心里想着这副下联,摇撸声吱吱嘎嘎,木划子摇摇晃晃,不觉已到对岸,心中也没有想出个道道来。王文治说:“实在找不到灵感,无以为对”。夏去秋来,冬末春临,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把此事放在心中,轮到次年初夏来临猛然想起先生布置的作业,这八公洞是文化汇源的地方,他们想不出来,其他人就更为难了。 到了八公洞,张玉书急忙把同学笪重光,王文治等人找来,将先生的下联告诉大家,在场的听后很长时间一愁莫展,多会儿也没想出个所以然来。王文治说:“实在找不到灵感,无以为对”。就这样夏去秋来,冬末春临,几个月过去了也没把此事放在心中。轮到次年初夏来临,猛然又想起先生布置的作业来。这八公洞是人文汇聚的地方,他们都想不出来,其他的就更想不出来了。张玉书兄弟俩人感到为难, 这八公洞,王文治有 《八公洞十咏》诗,其中咏《汉隐庵》诗云:“汉隐读书处,落花沾客衣。白衣重到此,惆怅古人稀。”可见直到乾隆、嘉庆年间,八公洞仍然是读书游赏的好去处,后经兵火,庙庵荡涤无存,这是后话。 再说太平洲上洲有一个叫八十五圩的大圩,在立新村的辖区内东西长达一里多路,是道道地地的前河后港,竹园连片的大圩,仅良田就有一百多亩。由于紧靠江边,既是漏沙土又是最低的低洼圩,每年初夏开始车出圩水,水车从池塘处撤除,恐怕整个太平洲除大部水车撤除外,就是十部车与八十五圩最后一个撤了。 这年夏天,师生从杨家圩经南新桥、灯盏圩到南七圩顶头高岸再到流芳桥,过桥向西便来到八十五圩,这是到蒲草窅私塾馆必经之路。他们来到涵塘口,看到两部四项轴车子正在热火朝天地车水,歇下来的农民与杨老师打招呼。正在车水的人相互眨眨眼、扭扭嘴,突然来个快速车水,槽桶头木齿上飞出来的水有半人高,飞出一丈多远,将正在路过的先生和两个后生的长衫浇得精湿,布鞋变成水鞋自不必说。先生笑了,车水的人更加哈哈大笑。先生知道这是大家和他闹着玩的,他也根本不在意。而让车水的在意的是,先生过了涵塘,站在板桥边却被两个人拽住不走了。他们呆呆地看着槽桶里满满的水经龙骨板提上来的水流到涵塘口淌到港里。张玉书想,这上下悬殊有二丈余高,水就这样提上来,暗中赞叹发明水车之高明。 他们过了陈家板桥上了龙灯大高岸,先生已经走到了高岸的尽头来到蒲草窅的竹园边,回头一看学生还掉在老后头。 刚才车水的一幕既让张玉书好奇,因为他是第一次看到车水的样子。又无形中针对先生去年出的下联找到了一点灵感,心中就好像有点隐隐约约脑子里慢慢地在顺,这个上联是有非有。一不小心脚踩了个失空跌进了黄豆田里,爬起来再上路,把刚才理好的思路全打乱了,一时心静不下来,再看先生已经到了经馆,自己也不想了赶快赶上,但心里高兴因为这上联心里多少有了点影子。 而张玉裁呢,刚才看到太平洲上车水的情形也有所触动,只不过当时没有与先生的下联挂上钩,一到经馆才有所感悟,扇子、水车是乎有点沾边。 第二天清晨他们瞒着先生又来到这个车水塘,仔细看着河里的水经槽桶提上来的情景。水车车的快,水就淌的快,一线车完了,水便哗哗啦啦地从槽桶上部慢慢地经过拂板的空隙处流到河里。架在槽桶上下的龙骨,如同链条经轴上大木齿轮和槽桶底部的小木齿轮滚动,不断提升由拂板刮上来的水,车停水也停,他们感受很深。弟兄俩切磋到半夜,终于想出了上联:水车车水水随车车停水止,风扇扇风风出扇扇摇风生。 事有凑巧,先生出的这副下联征集上联的事锻炼了张玉书的文笔功底。 对联它形式多样,有些在艺术上手法多变,巧织妙编、文彩四溢、妙趣横生,一般有回文联、叠字联、拆字联、组字联、数字联、谐音联、同韵联、嵌字联和五行联等。自先生对一副倒顺联后,将张玉书带入了创作对联的醉意中,使他入迷而达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事隔两年他考取举人后便赴京赶考,在做好文章后,最后写上了一副同韵联收笔,使阅卷的主考官大开眼界而一举考中进士入朝为官。他感激杨老师对他的栽培,要不是他出这么个难上天的对联,他也不可能下这么大的决心泡在对联创作的海洋里,让他终生受益。他要感谢鲁班大师培养了这么好的徒弟能造出这么有哲理的水车和农民车水实践带来的灵感。 也使我想到了伟大诗人韩愈在《师说》里的一段话,古文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感?感而不从师,其为感也,终不解矣。生平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吾从而师之。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到之所有,师之所存也。 韩愈的这段话告诉我们,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通过他来给人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除疑难的。人不是一生下来就有知识的,谁能够没有疑惑呢?有疑惑而不师学习,那么这种疑惑就始终解不开,就如做代数几何一样,这种式子题不懂不去问老师,不请老师对题目的点破,这道题你是永远不会的。出生在我前面的人,他懂的道理自然比我早,我跟着他学习道理,哪知他出生在我之前还是出生在我之后呢。因此,无论高贵还是低贱,无论是年长的还是年少的,道理在哪儿老师就在哪儿。俗话说,三人行必有吾师。这一席话,使我们收益非浅。他告诫我们这些年老的人,不要倚老卖老,谁能者即为吾师。 常征 收集整理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6889996
位访问者
本年度:33888196 本月:6466256 今天:23203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