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责任高于一切 ——记优秀政协委员、市财政局预算科科长刘贤国 下一条:公告
优化 创新 统筹 和谐——凌苏同志在“创新理念、优化发展”专题研讨会上的讲话(摘要)
佚名   2007-12-03

  

这次“创新理念、优化发展”专题研讨是在全市上下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奋力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时刻,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这次会议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收获: 第一,对十七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党的十七大报告立意高远、思想深刻,内涵丰富、博大精深。省委《群众》杂志社周毅之教授从理论的高度,结合优化发展的要求,为我们作了十七大精神辅导报告;市委王书记将十七大精神与扬中实际相结合,以“三个优化”为主线,就扬中下一步实施优化发展、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提出了明确的方向和要求。与会同志一致认为,通过这两个报告,我们对十七大精神有了更加深入的理解,特别是对“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理念有了更加深刻的把握。大家在研讨交流中普遍感到,扬中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较弱,必须坚定不移地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切实把经济增长建立在依靠科技进步、高效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基础之上。 第二,对扬中发展面临的形势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王书记在讲话中明确指出,扬中正进入到一个加快发展的新拐点,必须积极应对新一轮发展的挑战,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大家认为,扬中虽然已经率先实现全面小康,但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并向基本现代化迈进的任务还比较繁重;扬中虽然已经进入了从工业化中期逐步向工业化后期转型的阶段,但综合实力与苏南先进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扬中虽然近年来呈现出又好又快的发展态势,但自身发展中还存在着一些突出的矛盾和问题。可以说,扬中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的建设任重道远。王书记的讲话使我们对当前发展形势的认识更加深刻,既让我们清醒地感受到发展的压力与挑战,也让我们看到了蕴含的机遇和希望,有助于统一全市各级的思想认识,进而形成谋求新发展、建设新扬中的强大动力。 第三,对如何创新理念、优化发展有了更加明晰的思路。王书记的报告以“三个优化”为主线,阐述了我市如何推进优化发展的思路和举措。可以说,“三个优化”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制定和实施扬中未来发展战略的指导原则。大家在讨论中认为,当前无论是从扬中自身的发展需要来看,还是从发展的外部环境来看,都必须坚持以“三个优化”统揽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只有这样,扬中才能走出一条速度与质量、结构与效益相统一的健康发展之路,走出一条城乡统筹、社会繁荣、法制健全、百姓幸福的和谐发展之路,走出一条既符合科学发展,又促进社会和谐,具有扬中特色、符合扬中市情的优化发展之路。 围绕王书记的报告,总结大家的发言,扬中下一步的发展必须更加自觉地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和苏南工作会议精神,全力做好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社会建设三大文章。在前几天召开的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省长梁保华同志提出了“全面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号召,指出更高水平小康社会在江苏具体化的体现就是要更加注重增强发展协调性、更加注重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更加注重改善民生,更加注重扩大人民民主,更加注重文化建设,更加注重建设生态文明。王书记讲话中提出的“三个优化”与梁保华书记提出的“六个更加注重”在实质和内涵上是一脉相承的。我们在落实梁书记和王书记的讲话、谋划明年的工作中,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和平台上,面对新的形势和新的问题,要想有新的作为和新的跨越,就必须有全新的理念和全新的思维。具体要在“优化、创新、统筹、和谐”八个字上下功夫。 第一,所谓“优化”,就是要以经济结构的优化升级为重点,加快形成比较优势,不断增强区域综合竞争力。苏南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都明确提出,要推动产业结构从一般加工业为主向高端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主转变。这对我市很有针对性。进入新的发展阶段,我们必须更加主动、更加深入地推进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市委九届十次全会提出了“三年大推进、五年实现新崛起”的目标,“三年大推进”,2009年要实现GDP200亿元;“五年新崛起”,到2011年人均GDP要达到1万美元。实现上述目标,必须突出抓好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的“双轮驱动”。一是加快先进制造业集聚发展,提升优势产业的竞争力。当前,我市重点发展三大产业的方向非常明确,到“十一五”末实现“321”工程(即电力电器、硅材料及光伏、临港及船舶制造三大支柱产业规模分别达到300亿元、200亿元、100亿元以上)的目标定位准确。要加快吸纳集聚步伐,尽快形成规模优势。当前,要全力以赴支持辉煌硅能源项目三期工程建设,同时,积极引进产业配套项目,延伸产业链,打造“光伏产业园”;船舶产业要合力解决报批、用地等制约瓶颈,力争早上快上。到“十一五”末,要形成三大产业“三足鼎立”的崭新格局,把我市建设成为苏南地区特色鲜明的先进制造业基地。二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扩大服务业的贡献率。国际经验表明,进入工业化后期,服务业在GDP中的占比将逐步上升并超过工业。今年我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可望达到37%,但距离苏南38%的平均比重还有差距,远远低于中等收入国家60%的水平。必须积极发挥岸线优势和产业优势,以现代物流业和生产性服务业为重点,努力形成制造业和服务业互动并进的良好格局。 第二,所谓“创新”,就是要以创新驱动为根本动力,努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全面提升发展的内涵和质量。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核心环节”。苏南工作会议和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也都提出,要努力实现增长动力从投资驱动为主向创新驱动为主转变。一是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城市。进入工业化后期,科技创新能力将成为衡量一个地区发展活力的重要标尺。当前,扬中正处于工业化中期逐步向后期转型的关键时期,要全面强化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力争掌握一些占据行业制高点的核心技术,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科技型企业,真正实现“扬中制造”向“扬中创造”的跨越。二是全面激发民资潜力,建设创业型城市。扬中人向来有立志创业的优良传统。随着投资环境的改善,服务效能的提升,今年我市民资发展的态势前所未有,1-10月份新增民资注册资本12.45亿元,历年累计达52.7亿元。下一步,我们仍然要加强引导,搭建平台,使蕴藏于民间的创业激情竞相迸发,三次产业竞相投入,以此造就更多的企业家。三是创新利用外资方式,建设开放型城市。必须进一步强化对外开放,更好地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坚持“引资”、“引智”、“引技”三管齐下,实现“为我所用”,提升我市的国际竞争能力。 第三,所谓“统筹”,就是要以统筹城乡发展为主线,不断提升城乡一体化水平,促进城乡共同繁荣。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是十七大报告对统筹城乡发展、构建新型城乡关系提出的新要求。王书记在讲话中也强调:优化生产力布局,就是通过对全市经济社会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城乡一体化发展程度和产业集中度,促进镇区间的共同发展。目前,苏南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已达到67.1%,但我市的城市化水平为53.3%,与先进地区的差距相当明显,推进城乡一体化的任务非常艰巨。一是要加快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建设。城区是一个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城区的建设品位反映和代表了一个地区的建设水平,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对外形象。同时,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又是人口最为集聚的地方,直接影响着人民群众的生活环境和质量。要切实加强中心城区和中心镇建设,不断完善城市设施,丰富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提升品位,集聚人气。二是要加强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由于历史原因,我市城市基础设施欠账较多,城市功能不全。要按照“协调城乡、完善设施、提升功能、彰显特色”的要求,持续加大城乡统筹建设力度。在城区,要加强道路、绿化、污水处理、重点建筑的建设,稳步推进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在农村,要着力加强区域供水、供气、供电、农村公路、农村社区建设,实现城乡基础设施的共享共用,不断缩小农村与城市的差距,提升农民的生活质量。三是推进工业集中区建设。要加快沿江工业集中区、新坝科技园区、船舶工业集中区和精细化学工业集中区建设,配套完善水、电、路、气以及污水处理等设施,不断增强开发区的承载力和集聚力。同时,各镇工业小区也要加快完善相关设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搭建平台。 第四,所谓“和谐”,就是要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公平和谐,提升群众的“幸福指数”。社会和谐与人民群众的幸福安康息息相关。目前,扬中已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但还存在许多薄弱环节和问题。因此,我们既要更好更快地发展经济,又要推动社会全面进步,按照王书记讲话中所说的,“坚持民生为本,科教为先,法治为基”,统筹推进社会建设,实现“社会发展模式现代化、社会福利大众化、公共服务均衡化”。一是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扎实做好就业再就业工作,确保年内新增城镇就业4250人,转移农村劳动力3310人。2008年力争全年新转移农村劳动力1000人,新增城镇就业3700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8%以内。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力争年内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达72%,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达98.3%,城镇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参保率分别达到98.5%、98.6%和99.5%。2008年力争城镇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98.8%;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参保率达到98.8%,农村基本养老保险扩面1万人,参保率达到81.4%。二是发展社会事业,扩大公共服务。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巩固教育现代化建设成果,进一步提升教育发展水平。加快卫生现代化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强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继续推进文体设施建设,加快建设城北市民健身广场,大力实施乡镇文化站建设达标工程。高度重视老年工作,积极筹建新社会福利中心。三是加强社会管理,维护安定和谐的良好局面。切实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法制教育,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法制意识和诚信观念,积极培育文明守法、明礼诚信的新市民。高度重视稳定工作,统筹兼顾各种利益关系,妥善处理各类社会矛盾,共同营造文明法治、稳定和谐、宽容诚信的社会环境,努力实现生活安宁、生产安全、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 深入学习和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全省苏南工作会议、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精神,着力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经济结构,优化社会建设,是我市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希望同志们围绕“三个优化”,深入思考,认真谋划,积极探索,创新实践,共同推动我市经济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1571088
位访问者
本年度:28435789 本月:1013849 今天:144314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